王继才夫妇


一、人物简介:黄海孤岛的“生命界碑”

王继才(1960-2018)、王仕花(1962- ),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守岛人,全国“时代楷模”“人民楷模”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。1986 年,26 岁的王继才奉命守卫面积仅 0.013 平方公里的开山岛,妻子王仕花辞去教师工作随夫上岛,两人在无淡水、无电力、无居民的“三无”海岛上坚守 32 年,累计升起 12000 余次国旗,记录海防日志 368 本,发现并处置走私偷渡案件 36 起,被誉为“黄海前哨的夫妻哨”。2018 年王继才执勤时突发疾病去世,王仕花继续守护至今,其事迹被写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》,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。


二、核心事迹:浪涛中的“家国交响曲”

1.
“两个人的升旗仪式”——永不褪色的忠诚 每日清晨 5 点,夫妇俩风雨无阻举行升旗仪式。32 年间用坏 200 多面国旗、20 根旗杆,王继才说:“岛就是家,旗就是命,旗在人在”2012 年台风“达维”来袭,他为护旗被卷入海中,挣扎上岸后第一句话是:“国旗还在吗?”
2.
“石头日记”——孤岛岁月的历史底稿 在无纸可用的困境中,他们用礁石刻写日志:“1987 年 7 月 9 日,台风断粮,吃生牡蛎三日”“1993 年 10 月 15 日,驱离走私船两艘”。2015 年驻岛部队验收时惊叹:“这是最原始却最真实的海防档案。”
3.
“生命禁区”的绿色奇迹 在盐碱岛上种活 3 棵苦楝树、50 株蔬菜,王仕花用洗菜水浇灌,失败 200 余次后终建成“海上菜园”。王继才笑称:“种活一棵树,比养大一个娃还难!”
4.
“海上 110”——黄海前哨的钢铁防线 他们自制望远镜瞭望台,累计报告可疑船只 300 余次,协助破获走私案案值超亿元。1999 年发现偷渡团伙,王继才点燃狼烟报警,全身被殴打断 3 根肋骨仍死守通讯设备。

三、适用主题的多维诠释

主题一:爱国奉献——平凡岗位的赤子丹心

关键词:家国同构、使命担当、无声坚守 面对走私分子 20 万元“借岛费”诱惑,王继才砸碎手机明志:“岛是国家的,我命也是国家的”女儿婚礼因台风无法离岛,夫妇俩面朝大陆方向三鞠躬,王仕花含泪道:“小家可以缺,国土一寸不能丢。” 金句守岛就是守国,国安才能家圆。”


主题二:信念如磐——精神灯塔的永恒光芒

关键词:初心如炬、信仰传承、价值抉择 在断粮 57 天的绝境中,他们靠捡拾海蛎充饥,王继才写下:“就算死,也要死在岗位上。”2014 年儿子王志国军校毕业主动申请戍边,他说:“爸妈守岛,我守国门,这才叫传承。” 案例:2018 年王继才去世当晚,王仕花独自完成升旗,称:“老王的魂在岛上,我要替他看着国旗升起。”


主题三:艰苦奋斗——极限环境的精神丰碑

关键词:逆境突围、乐观主义、生命韧性 32 年喝雨水、点煤油灯,夫妇俩练就“听声辨船”绝技,200 米外能分辨渔船与走私船发动机声。王仕花用贝壳拼成中国地图:“苦吗?想想岛下的烈士墓(注:开山岛曾牺牲 6 名守岛战士),我们算享福了。” 金句浪再大,大不过天;石再硬,硬不过人的骨头!”


主题四:家国同构——小家大爱的时代诠释

关键词:夫妻同心、家风传承、情感共同体 王仕花放弃教师编制时写道:“你守岛,我守你。”女儿王帆回忆:“童年最珍贵的玩具是爸爸用子弹壳焊的坦克。”岛上出生的儿子王志军,18 岁主动报名参军,成为家族第三代军人。 事迹:2015 年全家福照片中,背景是破损的国旗与锈蚀的望远镜,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。


主题五:精神传承——新时代的信仰接力

关键词:榜样力量、青年觉醒、价值引领 开山岛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累计接待青年宣誓活动 1200 余场。90 后民兵陈志显接过守岛接力棒:“王叔用 32 年告诉我,什么是生命的重量。”王仕花担任“名誉岛主”,培训志愿者超 3000 人。 金句岛上的每一块石头都会说话,它们讲的故事叫‘中国’。”


四、结语:灯塔不灭,精神永驻

王继才夫妇用 32 年孤独岁月,在 0.013 平方公里的国土上,写下“家国”二字最滚烫的注脚。从青丝到白发,从两个人的坚守到亿万人的感动,他们证明:伟大不必惊天动地,平凡处的执着最动人心魄。如今,开山岛光伏板闪烁如星,3G 信号联通大陆,而那面修补过 296 次的国旗,依然每天随朝阳升起——这是永不落幕的信仰仪式,更是向世界宣告: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版图上,永远有无数“王继才”以生命丈量忠诚,用寂寞守护繁华